当下的产业界,数字化和低碳化转型正成为主流企业的共识。

两者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寻求融合。数字化技术帮助企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时实现碳排放的可信任、可追溯、可核查计量,而创新技术也在保证数据的采集、传输、留存和处理在各个环节的精准真实。

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如何帮助企业平衡经济效率和能源节约之间的关系?如何兼顾减碳需求的差异化?如何持续输出创新技术?作为一家已经进入中国市场35年的企业,施耐德也在积极寻找自己的答案。


【资料图】

如何兼顾效率与节约?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加速推进,不少企业都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发力,积极探索绿色转型路径。但是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推进过程中,一个不得不面临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经济效率和能源节约之间的关系?

对此,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胡晓曾在此前的施耐德电气“创新开放日”上表示,效率和能源在很大情况下不是百分百的,如果效率提升,一定程度上也会实现能源节约。在工业企业内,通过变频降低能耗,在工艺上提升效率,这是最简单的方式。

也就是说,数字化正在成为经济效率和能源节约之间的桥梁。就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在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所说的那样,实现碳中和,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和工业碳排放控制之外,还需要靠数字化、电气化、绿色化发力。

那么如何将数字化嵌入其中呢?胡晓举例说,宝钢的工厂在改造前,一天约需要30个员工完成9000块板坯的搬运;在部署无人行车系统以后,一天约可完成11500块搬运,基本上可提高约30%左右的效率。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去20位操作人员和调度员,减少了人工成本造成的碳足迹,而光、电等能源也得到了节约。

可见,在数字化助力企业减碳的过程中,软件将成为强力引擎。通过打通产品、生产运营和资产的各个环节,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让数据“可视、可管、可控、可用”,促进整个产业链实现从设计、建造、运营到维护的协同管理和全程优化,从而同步实现提质增效、节能降碳。

如何兼顾个性化减碳需求?

在帮助企业实现低碳转型的过程中,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化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磊还分享了一个趋势:很多政策越来越落地,双碳的工作越来越明显地向行业化和精细化的方向转变。

为了满足不同行业的低碳需求,施耐德一方面帮助企业运用好的技术方式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借助咨询或服务的方式,帮助客户诊断管理问题。

首先是通过咨询形式,为企业诊断在能源管理或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再针对问题,确定具体解决方式,通过改造或软件安装,又或是需要改变组织形式。并且也会采集相关数据采集,通过对数据的洞察,改善优化客户面临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从1987年进入中国市场算起,历经35年发展,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国更是施耐德电气单体体量最大的市场。

在强化“中国中心”的过程中,施耐德电气也加大了在中国研发、创新和软件方面的投入。2021年,施耐德电气在北京成立中国软件研发中心,与位于上海、西安、深圳的三大研发中心一起,构建软硬件一体化的创新研发体系,加快新技术的开发以及在各行业的应用。

研发创新就需要资本的投入。据钛媒体App了解,目前,施耐德电气每年将5%的营业收入用于研发。

如何确保投入和最终产出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此,张磊向钛媒体App表示,“拉长时间轴,在五年左右的时间段内,今年的研发费用投入就将是战略性投入,企业可以做一些弯道超车的事,从而来提升竞争力。”

正如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付晓宇在此次施耐德电气“创新开放日”上所言,当前,我们正在迎来软件行业新的‘黄金十年’:一方面,是政策的大力扶持,另一方面,是后疫情时代产业加速信息化的趋势。在双重推动力之下,软件行业将迎来长足发展的机会。相信软件将成为未来创新的载体,是各行各业的低碳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支撑。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韩敬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