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向电气化、智能化、数字化全面转型,整个汽车产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合式迭代,汽车设计无法再用一个定义去满足多元的用户需求,无法再用一种语言去表达美学的全部。

同时,信息扁平化时代,由于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迅速演变,用户面临着更丰富的选择,更多样化的需求,其消费也开始趋于冷静和理智,因此,产品在功能和设计上就需要满足用户的情感,以及对多元生活场景的需求。

基于这种消费需求的变化,12月28日,长安汽车在首届汽车设计日上,发布了全新一代的设计理念“纵横万象”,用纵横两种无限延伸的意象符号来表达科技创新,包容万象的理念。同时,在此次设计日上,长安汽车还发布了承载该设计理念的全新产品——逸达,以及全球首发的概念车型——VIIA。


(资料图片)

其实,我们回看长安汽车以往的设计,其第一代设计理念称为“动感生命”,风格更加强调力量感。这一设计主要被用在CS75、逸动等经典产品当中,收获了不错的市场反响,也让外界初步形成了对长安品牌设计风格的认知。

第二代设计理念名为“新科技·智慧·美学”,这代设计重点放在了创新之上。无边界格栅这一长安经典设计也来源于此,运用在UNI序列产品和概念车VISION-V上,整体辨识度非常高,让人印象深刻。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车辆本身从A到B的移动工具属性正在逐渐减弱,移动空间的属性愈加突显。相比家庭以及工作场景来说,车内狭小的环绕空间,更能带来沉浸式的情感体验。

日本知名工业设计师时晓曦就提出,汽车设计关键要摆脱 " 只是交通工具 " 的概念。当下,新一代年轻人将自我感受放在一个空前重要的位置,他们的生活方式、情感诉求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现阶段很多造车新势力品牌,还有一些科技行业也在从情感的的角度来做设计,不难看出未来情感空间这一概念,应该是各个领域的交互。

基于此,长安汽车推出了第三代设计理念——纵横万象,其核心是“纵之力”和“横之境”两种意象符号。

其中,这次亮相的逸达是长安全新设计理念体系下的第一款量产车。作为首款车型,逸达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平衡”,是一款家用紧凑型轿车。

逸达前进气格栅仍为传统的无边框点阵式设计,两侧大灯组造型较为狭长,并同时在灯组末端进行了延伸,扩展至了侧翼子板一侧。

新车采用了10.25英寸的悬浮式全液晶仪表盘以及双辐式多功能方向盘,中控中央采用了纵向布局的13.2英寸悬浮式多媒体触控屏。

中控台则设计成了双层段落式的造型,中央通道区域搭配了游艇式的电子换挡机构,各处细节设计也让车内空间的科技感得到更好的展现。

动力方面,逸达搭载蓝鲸新一代NE1.5T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70马力,最大扭矩为260牛·米。传动系统方面,新车将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以及前轮驱动系统,WLTC工况下油耗仅5.99L/100km。

此次亮相的VIIA则是长安汽车全新“纵横万象”设计理念中体现“纵之力”的产品。根据官方的解读来看,“纵”是力量的象征,“纵之力”即为向外释放自我能量,挣脱既有规则的束缚,长安想表达的是让所有的用户都能拥有尽情展现自己的舞台,而每一个不同的自我中都蕴含着足以引爆宇宙的能量。

VIIA这款概念车如何来体现长安汽车“纵之力”的设计理念呢?从其驾驶模式上就可窥见一二。

根据官方介绍,VIIA主要由三种模式构成,驾驶模式、无人机模式、游戏模式。除了常规的驾驶模式之外,VIIA最有的意思的点,莫过于后面的无人机以及游戏模式了。

其中无人机模式,就像是延伸出去的另一双眼睛,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同时,在新能源的大背景下,以用户需求和用车场景为核心的产品研发思路,才是在时代浪潮中更好服务于每个出行者、赢得市场和用户青睐的核心优势。

也正因如此,VIIA概念车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采取了新的交互模式。其贯穿车身的tech-band由车辆前方向后延伸至侧面、尾部,并整合了如雷达、探头、电子后视镜、生物识别等技术。VIIA从中间LOGO向两侧扩散出一组光束,与tech-band一起组成了光语交互系统。

当然,我们在VIIA身上依然能看到锐利的鲨鱼鼻造型,这也是长安过往设计中非常经典的一部分。VIIA整车表面无任何凸起部件,鲨鱼鼻让车头更为合理地划开迎面的气流,同时保持了整车线条的运动感。

内饰空间方面,也是这款概念车很独特的一个地方,采用了独特的三人座布局。当驾驶模式切换到游戏模式时,车门被打开,前排座椅侧向移动,车内三位乘客便可打破前座与后座之间的局限,坐在一起打游戏。

小结

从两款车型的设计语言来看,不难发现长安全新设计理念“纵横万象”强调的不只是一些设计的手法,还包括从视觉意境以及体验氛围着手,赋予设计更多艺术感,并与用户产生情感的共鸣。

全新设计理念的加入,不仅有利于长安汽车在汽车设计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打造一个更独特创新的产品形象。而且基于年轻人个性多元的消费群像,这一全新设计理念还有利于满足用户群体多元、个性、快速变化的审美需求。

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情感交互体验或将成为车企与年轻用户群体们沟通的又一重要渠道。中国汽车设计用20多年的时间,经历了跟随、模仿、赶超等多个阶段,在新能源以及智能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去除了发动机、变速箱,更平坦的底盘也给中国品牌提供了更广阔的设计空间。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常笑,编辑|张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