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2022年全年成绩单近期揭晓。


(相关资料图)

1月28日,银保监会发布了2022年全年保险业经营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保险行业汇总原保费收入4.7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58%——2021年增长率为4.05%、2019年为12.2%、2020年为6.12%,相较而言,2022年行业保费收入仍然处在低增长水平。

分行业看,人身险业务实现原保费收入3.42万亿元,同比增长3.06%,发展较为乏力;财产险业务实现原保费收入1.27万亿元,同比增长8.92%。

聚焦到上市险企,9家上市主体包括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去年全年合计实现保费收入28570亿元,同比增长3.1%,占行业总保费收入的60.84%。

人身险公司:意外险下滑、健康险增长乏力

人身险经营情况相对表现不佳。全国人身险行业2022年实现原保费收入3.42万亿元,同比增长3.06%,增速远低于财险行业。同时,人身险保费呈现高开低走之势,2022年1月至5月,人身险保费处于整体负增长区间,下半年后,整体增速处于回升态势。

分险种来看,2022年,人身险公司普通寿险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2.45万亿元,同比增长4.02%;健康险实现原保费收入7073亿元,同比微增0.06%;意外险保费累计499亿元,同比下滑14.36%。

值得注意的是,从单个险种情来看,在人身险公司中,人身意外险是唯一负增长的险种。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财产险公司,其意外险保费收入也下滑了8.5%。

有业内人士向钛媒体表示,意外险保费的下滑与监管的整顿有密切关联。2021年,银保监会曾专门出台《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监管办法》,针对意外险市场销售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列明九类禁止性行为,包括强制搭售、捆绑销售等。针对以往部分意外险佣金畸高等乱象,该办法还要求各保险公司报备佣金费用率上限,对实际支付佣金费用率超出报备佣金费用率的公司,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健康险也承压明显。健康险去年全年共实现保费收入8653亿元(包括人身险公司的7073亿元以及财产险公司的1580亿元),同比仅增长2.4%。相较之下,2020年以前起年增速达20%-30%,尤其是近两年作为健康险支柱产品的重疾险新单增长持续乏力。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但重疾险却表现不佳。2021年重疾险保费收入4574.6亿元,罕见同比下滑6.7%。

这一局面或与代理人萎缩和市场饱和度已经较高有密切关联。根据中再寿险数据,自1994年到2018年,我国累计销售重疾险保单达3.6亿件,截至2021年末有效保单数为2.2亿件。

有市场观点认为,目前重疾险保费少则上千元多则上万元,而我国居民每月不足3000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目前重疾险对于有支付能力客户的开发已经较为充分。

财产险公司:家财险走红,车险占比下滑

财险经营情况相对较好。从财产险公司经营情况来看,2022年全年,保费收入1.49万亿元,同比增长8.7%;赔付支出9078亿元,同比增长2.6%。

其中,车险保费收入8210亿元,同比增长5.6%,占比55.22%。非车险前三大险种分别为健康险、农业险和责任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580亿元、1219亿元、114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7%、25%、12.7%,占比分别为10.63%、8.2%、7.72%。

从单个险种来看,家财险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67.22%,是保费增速最快的险种。

家财险在化解个人和家庭面临的财产损失风险,维护城乡居民生活安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相对于车险、企财险的持续快速发展而言,我国家财险一直是一个小险种,投保率数十年来长期徘徊在10%以内,与发达国家的家财险普及率均在70%以上相比差距甚大。

车险方面,受益于2021年同期车险综改压力下基数较低,以及免税效应刺激新车销售回暖等,2022年车险业务贡献55.23%的保费收入,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8210亿元,同比增长5.63%。

不过,非车险保费收入占比有所提升。2022年行业车险55.23%的保费收入占比,较2021年的56.83%下降1.6%。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行业第一大险种,车险重新走向规模与汽车保有量正匹配的自然增长逻辑,其增速回调带动财产险行业增速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银保监会近日发布了《关于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由0.65-1.35扩大到0.5-1.5,被业内称为车险二次综改。

华泰证券认为,定价系数的扩大可能会导致2023年车险市场竞争趋于激烈,但中长期内行业竞争马太效应强化的格局有望持续。车险定价系数浮动范围扩大让保险公司具备了调降车险折扣系数的能力,不排除中小险企可能会通过低价获取优质车险客户,但同时保险公司可能会提升高风险车险业务的价格。(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蔡鹏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