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王新喜


【资料图】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格战越来越严重了。继比亚迪秦PLUS DM-i将售价拉低至9.98万元之后,日前,据媒体消息,比亚迪王朝系列产品也首次启动降价,老款车型的优惠幅度在1万元以上,部分热门现款产品也有上千元的优惠。与此同时,交车周期较去年出现不同程度的缩短。

从推出9.9万混动到纯电首次降价,比亚迪这些动作背后,有多个目的。一方面是锂矿上游遭遇了需求麻烦,碳酸锂报价每天下跌,都在压价出售,锂矿价格大跌或许促使了这次降价。

另一方面特斯拉此前的降价给比亚迪造成了冲击,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15.13万辆,环比下降了35.65%,比亚迪汉EV和海豹这两款直接竞争车型受Model 3降价的影响比较大的。

此外,比亚迪也需要提前截胡特斯拉接下来3月的一次降价。

我们知道,在3月1日,特斯拉将举行一场投资者日活动,从预热来看,这次活动特斯拉有新动作。

市场消息称,特斯拉推出一款尺寸小于Model 3和Model Y的全新车型。一种说法是Model 3 估计要到19.9万。另一种说法是特斯拉为确保完成2023年销售目标200万辆,Model 3降至15.99万,Model Y降至17.99万。根据毛利率分析,Model 3 到19.9万是有可能的,15.99万的说法可能性不大。

种种迹象来看,特斯拉从旧车到新车的价格或将要正式打到20万以下。而比亚迪目前已经在提前应对了。

比亚迪秦PLUS DM-i在十万级别以下的厮杀正在引发同级别燃油车市场与混动市场的危机与警惕感,从此前起亚COO杨洪海微博开撕比亚迪,可以看出,国内非头部车企的焦虑与压力很大,一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正在汽车市场上演,二三线车企降迎来大危机。

9.9万堵混动,王朝系列降价截胡特斯拉

比亚迪在混动市场大打价格战一方面抢的是燃油车市场,在油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使用混合动力汽车已然许多人的经济出行方式。在10万级别的燃油车,其中无疑是以国产车与日系车居多。油电同价,性价比市场的燃油车将遭受一波冲击。

此外,比亚迪也封堵了混动车企的后路,在国内,混动市场玩家众多,产品选择也更加丰富,除了传统强势的本田和丰田,一众自主品牌都发布了自己的混动技术。

比如长城柠檬混动DHT、吉利雷神动力、广汽钜浪动力、奇瑞鲲鹏动力、东风马赫动力、北汽魔方DHT和上汽乘用车,能参与的都参与了。

在此前,谁家的混动技术更好,其实并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可以说各有千秋,比如奇瑞的鲲鹏DHT超级混动,对标比亚迪DM-i,最大输出扭矩达到了4000N·m。长城的柠檬DHT混动,上市之前号称是“全球最好的新能源技术”。

但其实,在效率和驾驶体验方面,各家并没有多大差距,品牌与定价就成了关键。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比亚迪秦PLUS DM-i这一波9.9万的价格战,带动了更高的市场关注度,价格低,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下单的消费者一多,这种羊群效应就起来了。

之所以比亚迪秦PLUS DM-i价格战发动之后,其他的混动玩家难了,是因为比亚迪全产业链布局,三电自研自产,相比其他车企,有垂直整合的成本优势。包括刀片电池、DMi混动系统均步入成熟期,规模效应凸显。

而比亚迪也并非没有烦恼,特斯拉在去年下调了部分车型售价,Model 3和Model Y起售价落入20至30万元区间,与比亚迪热销的汉、唐系列形成正面竞争。

比亚迪1月15.1万辆的销量,核心大盘还是靠20万以下的平价车,特斯拉上一波降价对国产新能源汽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从刚刚过去的1月份来看,根据某业内人士整理的数据显示:冲击最大的是问界、小鹏,比亚迪这边是汉、唐、海豹。小鹏的P7和G9,受到冲击比较大,其中P7环比下滑超过60%。比亚迪汉EV和海豹的环比数据,也下滑了50%以上。

因此,比亚迪这一波王朝系列的降价也是一种市场防御的动作,因为3月即将到来,特斯拉季度末冲销量,压力很大,紧接着4月份就是上海车展,特斯拉需要提前预热,此外,特斯拉还需要给下半年的改款让路清库存。

比亚迪在这个时间点首次降价的意图就很明显了——今年整个行业增速下降,补贴退坡,绿牌取消被乘联会提上议程,行业的高速增长阶段结束了,不是大家都有肉吃,要吃到肉,就要从别家盘子中去抢食。

这一波比亚迪本质是提前预热与卡位竞对的潜在消费者,类似于国产手机也往往会在苹果发布会前夕开启一波降价形成价格上的对比冲击,来截胡潜在消费者流入对方阵营。

特斯拉与比亚迪的暗战愈加激烈

在早前,特斯拉上一波降价已经引发了国产新能源阵营的哀嚎,接下来这一波新车发布与老款降价预期,杀伤力有多大,还有待观察。

变数在于近期的特斯拉温州车祸对消费者购车意向产生多大的波动与动摇。在早前,在特斯拉体验中心网络直播间看到,网友对特斯拉刹车的问题的关注度在上升。18日,温州特斯拉两个体验中心均回应相关媒体称:“事件已影响到销售,在直播间里网友都是在问那些问题。”

不过,参照去年潮州特斯拉车祸与林志颖的特斯拉车祸事件,随着时间推移外加降价拉动作用,车祸事件对特斯拉的销售影响会逐步淡化。此前的1月6日,特斯拉宣布在中国全系降价,2月8日,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特斯拉销量66051辆,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10.4%。

在过去,特斯拉是20万以上价格战的发起者,而比亚迪更可能是15万以下价格战的发起者,但特斯拉新车或将杀到20万以下阵营,进入比亚迪、广汽埃安、吉利、小鹏等国产品牌的 10-20 万元电动车市场。

在笔者看来,可能倒不至于像部分人所说的遭受灭顶之灾,因为特斯拉的信任修复需要时间,它会影响到一部分用户的购车诉求,而比亚迪由于品牌价值与产品认同的群体规模在扩大,因此,比亚迪与特斯拉都非常清楚,自己是对方最看重的对手。

比亚迪与特斯拉当前处于一种势均力敌的状态,彼此要抢占对方的市场,价格战是最能俘获消费者也是最具诚意的招数,而比亚迪也同样具备一定的成本控制能力,其规模效应与全产业链布局结构有实力抗衡特斯拉的价格战。

因此,比亚迪的这波降价外加特斯拉3月的降价接力如果能符合消费者预期,最受伤害的可能会是国产新能源的二三线纯电车型,在蔚小理三大新势力中,小鹏的受影响程度可能更高,此外,问界、岚图、零跑、极氪、哪吒等二线新势力可能遭遇一定程度的波及,这到了考验它们承受力与抗打击力的时候了。

头部持续推进价格战是行业的暂时倒退,二三线车企或迎大危机

在笔者看来,比亚迪跟进特斯拉发起价格战,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现象,这种玩法的背后,是因为市场竞争力白热化,市场蛋糕有限,特斯拉与比亚迪的头部效应正在凸显,二三线等后排企业出清的时间点也快到了。

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走到30%,想要更快的普及到50%以上,就要走规模效应,在过去的两年,新能源车企更加讲究用技术来驱动市场化规模效应,各家都在比拼配置与百公里加速、推背感体验、比拼智能化、比拼三电技术、比拼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等。

但如今,随着市场成熟度与渗透率在提升,各大车企谈配置与产品力的少了,谈价格的多了。从产品力的比拼转移到价格与成本的控制能力比拼,这背后其实就是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正在到来,当前包括自动驾驶等智能化的发展以及三电技术尤其是电池技术瓶颈问题愈加凸显,技术驱动效应弱化,头部车企更加倾向于用价格来驱动市场。

从技术驱动到价格驱动,一方面是车企基于获取市场份额的需求,而延缓了行业技术的升级,一方面,也打压了二三线车企的发展空间与增长潜力,更多的车企原本计划将新车从产品到技术层面进行全面的升级,但迫于价格战的压力,不得已开启新一轮减配。

而在利润遭遇波及的情况,技术研发投入也被迫降低,价格战这么打下去,车企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会在零部件上减配,产品品质与质量,汽车安全问题可能是未来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因此,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比亚迪与特斯拉都在试图通过时间换空间,把天花板做高,把估值压力消化。从特斯拉来看,高估值是资本市场对其市场规模化的预期很高。

价格战一方面是一场淘汰赛,实力不够强,资金不够雄厚的车企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一方面,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暂时倒退的现象。

因为电车过去常自诩为智能手机,但智能手机是发展历程,本身也是产品驱动与创新驱动的,每一代手机的配置与性能都在升级,但当前电车行业其实愈加倾向于降低成本,更加专注于消费降级抢市场。

从当前的头部玩法来看,他们想先打一场淘汰赛,先淘汰掉大量二三线车企,顺便做大市场规模,在此之后,可能才会迎来一波新的涨价潮与产品的品质化升级。从这个意义来看,危机已经到来,就看二三线新能源车企能不能抗住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