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化产业评论,编审 | 时光,编辑 | 半岛

在影片上映之前,尽管《新蝙蝠侠》时长达到不利于排片的3小时,多家专业媒体仍然对《新蝙蝠侠》的票房寄予厚望,预期均在3-5亿。但5天过去,其票房只堪堪达到8260万(发稿前数据),预计总票房会停留在1.5亿左右。

这一票房表现不仅与本·阿弗莱克的《正义黎明》《正义联盟》(6.18亿、6.9亿)相差甚远,甚至还比不上十年前克里斯蒂安·贝尔的《黑暗骑士》(3.38亿)。

而问题并不出在《新蝙蝠侠》的质量与罗伯特·帕丁森身上。

《新蝙蝠侠》在超级英雄片中名列前茅

导演马特·里夫斯年少时曾把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愤怒的公牛》视为“看过的电影水平最高的电影”,而后者与超英片最紧密的连接发生在2019年。

彼时,成名数十载的马丁·斯科塞斯在接受《帝国》杂志专访时对漫威电影“开炮”,表示“我试着去看了几部漫威电影,但它们不适合我,它们在我看来似乎和主题公园更为接近,而非我这一生所熟知和热爱的电影(movie),最后我说我不认为它们是电影”。

该言论引起轩然大波后,他又在《纽约时报》发表长文,尽管说了些“许多系列电影都是由非常有才华和艺术造诣的打造”的场面话,但最终还是给出了发自肺腑的评判。

“它们没有启示,没有悬疑,没有真正的情感上的危险感。制作这种电影,是为了满足一些特定的需求,它们被设计为有限的几个主题的各种变体。它们名义上是续集,但在内核上更像是翻拍,电影中的一切都需要片方批准,它其实不能走到任何另外的方向。这就是当代电影系列的本质:经过市场调研、观众检验、审查、修改、再审查、再修改,直到它们可以投入消费。”

而马丁·斯科塞斯口中的“系列电影”明显不仅指漫威,还包括华纳出品的《神奇女侠》《沙赞》《自杀小队》等系列超英片。

“蝙蝠侠”这个世界级顶流,自诺兰执导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算起,已有十年未以单男主形象出现在银幕。在DC、漫威走向全球化的道路中,前者更是一直处于劣势,最大IP“蝙蝠侠”虽然在诺兰手中两次达到10亿美元+量级,但还是被后者近几年的《蜘蛛侠》《复仇者联盟》等系列影片压着打。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剧照

更可惜的是,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自成系列。以至于华纳若想重启,只能选择本·阿弗莱克重新开发,但这位从《心灵捕手》中走出的混混青年查克并不足以驾驭高富帅布鲁斯·韦恩的人设。《正义黎明》票房表现不佳,《正义联盟》则限于导演扎克·施耐德与制片人的电影时长博弈,在全球惨遭滑铁卢。

导剪版《正义联盟》时长4小时,豆瓣8.1;院线版时长2小时,豆瓣6.4

从小把马丁·斯科塞斯视作偶像的马特·里夫斯显然憋了一口气,想证明自己与超英片。

《新蝙蝠侠》剧照

3月4日,率先登陆北美院线的《新蝙蝠侠》口碑解禁。IMDB8.5,烂番茄新鲜指数85%,爆米花指数达到89%。

国内上映后,其豆瓣评分在7.7-8之间徘徊,猫眼用户五星率达到73%。

显而易见,不管是影评人、影迷群体还是普通观众,均对《新蝙蝠侠》青睐有加。

虽然国内票房未能达到预期,但其全球票房仍已达到6亿美元(还有不小上涨空间)。

《新蝙蝠侠》就整体气质而言,有浓厚的诺兰影子。时隔十年,影迷们终于意识到DC不是“Don"t care”(不在乎),而是Detective Comics(侦探漫画)。

影片聚焦在布鲁斯·韦恩成为蝙蝠侠的第二年,“人间淳朴”的哥谭频发凶杀案,布鲁斯·韦恩在借用“私刑”打击罪犯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身份的探索与建构。

他虽然是高富帅,但并没有飞天入地的钞能力,没有走在世界前沿的高科技,被谜语人耍到团团转,甚至连蝙蝠侠战车都只是一辆略显普通的只能加速的肌肉车。

他只有拳拳到肉的真刀真枪、大干快干,与将蝙蝠侠印记铭刻在月亮上的如影随形。

另一方面,父母的早年去世,豪门望族的舆论关注,给布鲁斯·韦恩带来不少心理压迫。经由罗伯特·帕丁森的演绎,赋予了其不少忧郁的诗人气质,让人不禁梦回他那堪称“吸血鬼之光”的《暮光之城》系列。

《暮光之城》剧照

《新蝙蝠侠》的质量在超英片中的确称得上名列前茅,但对比大获成功的诺兰三部曲显然有不小差距。

马特·里夫斯在节奏的整体把控、人物塑造等方面完成度并不高。

楼顶蝙蝠侠与猫女的接吻、血泊里蝙蝠侠的倒影、带领众人逃离洪水的名场面虽然被影迷们津津乐道,可“帅炸了”也并不能抵消“为醋包饺子”的本末倒置。

就这点而言,不得不说是《新蝙蝠侠》的一大遗憾。

影片结尾,蝙蝠侠终于破获系列大案,可看着狱中的罪魁祸首谜语人还是只能无能狂怒。

与此同时,小丑典型的魔性笑声在谜语人身边回响。再联想到19年狂揽10.74亿美元、豆瓣评分8.7、拿下奥斯卡威尼斯金球奖等多个影帝的《小丑》,让人难免对《新蝙蝠侠》系列的后续之作展开期待。

未来,哥谭的民风会更加“淳朴”吗?影片气质能更加“cinema”吗?票房表现会更加优异吗?

千万观众已经翘首以待。

迪士尼消失,华纳、索尼疲软

从春节档至今,已有多部“好莱坞大片”登陆国内院线,分由华纳、索尼、福克斯等不同公司制作发行。

比如伍迪·艾伦执导的《纽约的一个雨天》,肯尼斯·布拉纳执导的《尼罗河上的惨案》,鲁本·弗雷斯彻执导的《神秘海域》。

《纽约的一个雨天》剧照

成名已久的大导、当红炸子鸡甜茶、“蜘蛛侠”荷兰弟、老牌硬汉马克·沃尔伯格……

这些在北美叱咤风云的电影人在国内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

《纽约的一个雨天》体量小、排片少,属于影迷群体的狂欢,不能辐射到大多数普通观众。并且这部19年就已在其它地区上映过的积压片,也早早在网盘就找到了他的受众。最终票房只有1266万。

《尼罗河上的惨案》是肯尼斯·布拉纳成为“肯爵爷”后的又一次圆梦。从5年前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到如今的《尼罗河上的惨案》,这位英国导演、演员总是不厌其烦地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经典作品搬上大银幕,并一次次如人们意料之中的收获“史上最装波洛”。

5年前他执导并主演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尚且能获得近3亿票房和及格线以上的评分,但如今照猫画虎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则只剩下“惨”(6850万票房,豆瓣评分6.0),丢了阿婆推理小说内核之一的“案”。

三版《尼罗河上的惨案》豆瓣评分对比

如果非要说肯尼斯·布拉纳执导的系列阿婆电影有何成效,那大概只能是提醒世人,英伦文化曾经风靡全球。

索尼出品的《神秘海域》同样不容乐观。《毒液》导演鲁本·弗雷斯彻+“蜘蛛侠”荷兰弟+老牌硬汉马克·沃尔伯格+知名游戏IP改编的组合,没能起到一丝一毫的成效。

全球票房虽已达3.37亿美元,但截至目前,在国内仅收不到7000万。

就影片质量而言,《神秘海域》属于套路到极致、平庸到极致的探险片。

豪车飞机、水上游艇、帅哥美女、硬汉PK等传统元素全部集齐。2小时时长只有结尾30分钟属于观众认知范围内的“好莱坞动作大片”,水上追逐、船中恶斗、直升机对战勉强算值回票价,但前提是观众需要熬过极其无聊的前90分钟而不离场。

《神秘海域》剧照

因为它的人物塑造与整体节奏全部不及格,豆瓣评分从6.3一降再降,如今在游戏粉滤镜助攻下也只是堪堪保持在6.1。

在此之前,同样由荷兰弟主演的《蜘蛛侠》系列全球票房最次都超过8亿美元,去年的《蜘蛛侠:英雄无归》更是达到18.84亿美元,在国内也分获7.74亿、14.17亿(《英雄归来》与《英雄远征》)。

《蜘蛛侠》剧照

可当“顶流蜘蛛侠”荷兰弟脱去超英战衣,与马克·沃尔伯格一起去丛林、海域、遗迹等地探险,还是让诸多观众感觉到了生理不适,这也是使该片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

这位邻家男孩型帅哥在《蜘蛛侠》系列中固然讨人欢喜,但当他和马克·沃尔伯格一道飞天入地、寻找宝藏时,你很难相信他会是一位冒险家,而不是一位旅游家。

经由《终结者》《夺宝奇兵》《警察故事》《速度与激情》等系列电影印象的深刻,使得施瓦辛格、哈里森·福特、成龙、范·迪塞尔等人几乎成了硬汉与冒险家的代名词。

都不用露肌肉、玩飙车、拿枪指着别人的头,他们只是静静待在原地观众就能感受到强硬到野蛮的冲击力。而荷兰弟并没有这一气质。

《速度与激情》剧照

回望过去几年,《永恒族》《尚气》《蜘蛛侠:英雄无归》等迪士尼出品的大片,因为种种原因均无缘内地。

其旗下皮克斯出品的高分动画电影《青春变形记》(豆瓣评分8.2),在前不久的3月11日甚至在北美都未上映,便直接登陆了Disney+,以求为其招揽尽可能多的收费用户,对抗周遭虎视眈眈的Netflix等流媒体。

《青春变形记》剧照

这对期待已久的国内观众与影院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迪士尼的国内未引进与不登陆北美院线,对华纳、索尼等显然是个有利消息。也正因此,《神秘海域》能以这种质量在北美拿下1.25亿美元票房,而他们出品的多部电影,并未抓住迪士尼在国内的空档收割票房,连5亿+或许都要寄希望于4月8日的《神奇动物3》。 后春节档的3月,历来是低迷大盘。但今年的这个3月,大盘格外低迷。 3月10日1703.4万,15日1623.29万,16日1439.89万……21日更是低至1338.01万。均为2020年暑期影院复工以来的最低点(除夕影院放假除外)。

具体到每一家影院,日收入以不足千元,再除去房租、水电、防疫、人工开支等成本,小影院维持收支平衡都相当困难。

而经由疫情、郑州特大暴雨等多种因素影响,国内影院数量已由2021年的12281家缩减至今年的11899家。这是2014年以来影院数量的首次下滑。

图片来源@灯塔专业版

随着近期疫情的反弹,全国停业影院已超过6000家,占比超过50%,其中有不少属于位于上海、深圳、长春等一二线城市的大影院,这也是《新蝙蝠侠》等影片票房表现不及预期与大盘表现持续低迷的最重要因素。

不久之后的清明档,影院会等来他们的真正的“救市主”吗?朱一龙领衔主演的《人生大事》在点映期间获得的口碑是否能延续到上映之后,又是否能转化为高票房?4月8日的《神奇动物3》会赢得普通观众与庞大“哈迷”的认可,冲击5亿-10亿的票房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