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宝科技2021年度股东大会现场,来源:作者拍摄

“双碳”背景下,2021年有机硅景气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业绩和股价齐升,人气也随之飙涨。4月15日,主营有机硅密封胶等新材料的硅宝科技(300019.SZ)召开的2021年度股东大会,就吸引了诸多外部股东参加。会上,公司未来发展目标、业绩持续性、原材料影响、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等问题被重点聚焦。

硅宝科技董事长王有治表示,随着消费升级,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愈加明显,公司将扩大产能巩固公司在建筑胶市场的龙头地位并提高工业胶市占率;同时积极推进建设年产1万吨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打造公司新主业。

今年光伏用胶销量目标增速为300%

年报显示,2021年硅宝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5.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33.00%。

分产品来看,建筑类用胶实现收入17.71亿元,同比增长63.04%;工业类用胶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66.47%;硅烷偶联剂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116.76%。

对于业绩的持续,公司比较乐观。王有治在股东大会上谈到,“计划2022年实现产量16万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继续领跑行业第一。其中,计划建筑用胶销量同比增长30%;工业用胶同比增长50%,其中的光伏用胶目标是增长300%。”

硅宝科技目前已形成13万吨/年高端有机硅材料产能,且2022年还将进一步扩大产能。“募投的10万吨/年高端密封胶智能制造项目去年已经建成4万吨产能,今年继续推进剩余6万吨项目。”据王有治介绍,公司还将同时推进眉山拓利在建2万吨/年功能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及研发中心项目全面投产,届时公司总体产能将超过20万吨/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2021年主要原材料有机硅价格暴涨等原因,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有些许下滑,净利润增速也不及营收增速。

百川盈孚数据显示,去年10月有机硅价格突破6万元/吨,创新历史新高。原因主要是随着光伏行业对金属硅需求的快速增长及限电政策,2021年下半年金属硅产量供不应求,有机硅价格暴涨。

“但高价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最近价格已经回落至26000-27000元/吨。“王有治向钛媒体APP坦言,随着上游原材料产能扩张和疫情对下游需求的影响,预计今年有机硅的价格将逐步回落至合理区间并趋于稳定,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有机硅107胶市场均价,来源:百川盈孚)

国信证券研报也指出,在新产能投产预期下,中长期有机硅价格将持续承压,将持续利好硅宝科技原材料采购,公司主营产品毛利率有望明显修复。

股东大会后披露的一季报显示,硅宝科技业绩得到延续并超额完成计划目标。今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68%;实现归母净利润4266.42万元,同比增长50.89%。

但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王有治坦言,自3月底4月初以来,疫情管控区域产品运输受到一定限制,客户收货困难。

拟打造硅碳负极新主业

“公司硅碳负极材料项目目前进展怎么样了?”“公司所谓双主业模式,是指目前的有机硅密封胶和正在建设的硅碳负极材料两部分吗?何时可以实现?”“公司硅碳负极材料技术上有哪些优势?与宁德时代有合作吗?”股东大会上,投资者对公司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十分感兴趣。

2021年11月10日,公司公告拟投资5.6亿元建设1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4万吨/年专用粘合剂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在30个月内完成建设投产,二期在一期投产后的12个月内完成建设投产。公司于2016年开始自主研发硅碳负极材料,2019 年建成50吨/年中试生产线,产品通过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公司生产的硅碳负极材料已通过数家电池厂商测评并实现小批量供货,已得到部分电池厂商认可,未来可放量合作;项目正在进行相关手续办理,规划厂房也在设计中;公司目前与宁德时代主要是胶方面的合作。”王有治一一回应投资者问题,目前单吨硅碳负极材料售价约20万元-40万元,产业化后价格肯定会下降,我们在报告中保守估计10万元-20万元/吨。若项目进展顺利,未来可以与硅胶双主业运行。

据了解,硅碳负极具有能量密度高、原料分部广泛、放电平台合适等优点,是较具潜力的下一代负极材料之一。过去几年受制于产品售价较高及配套产业链不成熟等原因,硅碳负极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据GGII统计,2020年中国硅碳负极出货量仅0.6万吨,占锂电池负极材料总体比例2%。

(硅碳负极出货量,来源:高工锂电、中金公司研究所)

2021年以来,特斯拉、宁德时代等企业相继开始量产使用硅碳负极的动力电池产品,部分企业也开始投资建设硅碳负极产线。中金公司认为,2022年有望成为硅碳负极产业化元年,且在动力及消费电池催化下,硅碳负极需求量有望高增,预计2025年全球硅碳负极需求量有望达到20万吨。其中,考虑到消费用硅碳负极技术较成熟,预计2025年渗透率有望达50%,对应约7万吨硅碳负极需求;而对于动力用硅碳负极,受益于产业链配套逐步完善,预计2025年硅碳负极在圆柱动力电池/方形动力电池中渗透率有望达到35%/20%,对应约13万吨硅碳负极需求。

商业化初期,国内产业化正在起步阶段。钛媒体APP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目前国内量产厂商仅有贝特瑞,其有3000吨/年的产能并主要供货海外客户;石大胜华1000吨/年硅基负极产线在2021年建成并试生产,另有2万吨/年的产能规划将在明年年底落地;璞泰来、翔丰华、凯金能源均处于中试阶段,更多企业则是技术储备阶段。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苏启桃,编辑|崔文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