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国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已经两年多的时间。我们能够观察到双碳相关内容,包括ESG、可持续发展、新能源等的比重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企业减碳也正面临一个关键点。从外部看,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不断冲击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从内部看,企业的低碳转型之路刚刚开始,自身减碳能力的不足也打乱了可持续发展的步调。内外双重压力下,如何尽快找到“突破口”,将减碳与经营融合,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是企业需要深度思考的课题。


【资料图】

不只控排企业,超50%非控排企业也感受到减碳急迫性

解决气候问题,一般来说政策主要有三类:行政、经济和劝说鼓励。

其中,在经济手段中,最重要的就是碳定价机制:一种是政府强制型手段,比如碳税;另一种是通过市场手段,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碳排放交易市场就是将碳排放的权利作为一种资产标的,来进行公开交易的市场。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在全国碳市场中,政府确定整体减排目标,采取配额制度,先在一级市场将初始碳排放权分配给纳入交易体系的企业,企业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交易这些碳排放权,也就是企业可以将多余的碳排放权卖给其它企业并获取额外收益。

目前,我国的碳市场主体是控排企业,全国碳交易市场首批纳入了超过2000家发电行业企业,未来还将纳入建材、钢铁和造纸等七个行业的相关企业。

近日,施耐德电气发布的《奔向长青——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报告显示,企业减碳呈现三大趋势。本次受访企业中,除已纳入碳市场的企业外,有58%的受访者认为所在企业在“十四五” 期间可能被纳入全国或地方碳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减碳的议题不再仅限于控排行业,同样传导到了非控排行业中。本次受访企业中,有54.1%的非控排企业提出了明确的碳中和时间表,相较2021年大幅度提升。

对于过半非控排企业减碳意识的提升,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解释称,非控排企业的减碳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供应链的压力,也就是下游客户带来的压力。像电子制造业、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的共同特点就是其下游客户有减碳的要求。

第二个是出口的压力。大部分被调研企业的市场或者最终客户可能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来自于海外或者全球市场。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碳关税越来越严格,出口欧美等地区的企业的减碳压力也越来越大。

第三是非控排企业里每个细分行业的减碳前景。“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即使下游暂时还没有提出减碳要求,但这是迟早的事。而一些规模较大、盈利水平不错的领军企业,即使当下没有供应链的压力,或者出口的压力,他们也希望能在行业里起到表率和标杆作用。”

四大挑战:方向不明、路径不清、执行不行、回报不定

尽管减碳意识明显提升,但报告指出,企业在减碳推进过程中依然面临重重挑战:一是方向不明,部分企业陷入急于求成的误区,以抵消代替自身减碳,不具可持续性。二是路径不清,多数企业尚未形成清晰可执行的碳中和路线图,仅19%的受访企业确定了清晰的减碳规划。三是执行不力,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撑减碳落地,近60%的受访企业表示急需提升工艺减碳和新能源技术。四是回报不定,企业无法准确的预估和量化投资回报,43%的受访企业担心减碳的投资回报不及预期。

另外,在报告中有65%的受访者表示,近期的经营压力确实对企业减碳的工作造成了影响。

2022年,全球经济下行,地缘冲突、疫情反复,不断冲击企业供应链,使得部分原材料、设备、人力等短期价格波动,项目资金回收压力增大,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经营压力,部分企业基于生存问题,暂缓了减碳工作。

虽然短期的经营压力对企业减碳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但熊宜也认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把绿色和减碳作为增长的核心,否则就没法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的增长。“无论是对企业的客户、供应链,还是在市场上的企业价值,减碳都能带来更多的认同,也会增加用户的采购意愿。”

为了更好应对减碳挑战,在报告中显示,受访企业中53%的企业已经尝试进入与碳中和相关的赛道,38%的企业通过投资或者孵化了碳中和相关的项目和技术。

在众多前沿降碳技术中,57%的企业关注工艺降碳技术,56%的企业关注新能源技术(氢能技术除外),33%的企业关注储能技术。

除此之外,企业们还通过组织调整以及生态赋能等方式应对挑战,其中38%的受访企业设立低碳相关部门或进行职责调整,82%的受访企业正在着手打造绿色产业链。(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作者|韩敬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