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张晓艺
(相关资料图)
“现在放咖啡设备的仓库基本收满了。” 上海羽青餐饮设备的负责人刘宏兵对界面新闻说。这家公司主要是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餐饮店提供餐饮设备及回收服务,其中包括咖啡店。“6月咖啡设备转让的数量,比5月份增加了至少一半。”
各地的餐饮二手设备商们都面临类似的爆仓情况。
在抖音上,一位定位于广东的餐饮设备商发出视频称,“下半年开咖啡馆的一定需谨慎。”在他发布的内容中提到,五一假期刚过,2022年年底至2023年年初新开的咖啡店开始陆续倒闭,“6月底仓库里回收的咖啡设备都爆仓了。”
这与防疫政策调整之后的境况完全不同。
今年年初,一大批咖啡创业者涌向市场,且这样的情况并不局限于人们常识中咖啡文化较为成熟的一线城市。
丁肇东是海口CHAAGE咖啡主理人,它的咖啡店2023年4月11日开始试营业,5月27日正式开店,但迎面就遇上了海口史无前例的咖啡开店潮。“我们所知道的、能叫得上名的就有20多家。”他对界面新闻说,“大家纷纷开店的原因,是看中了疫情缓和之后的市场空缺。”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和美团于今年5月发布的《2023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中的MAT(月滚动年销售趋势)数据显示, 2023年中国内地咖啡馆数量已经超13万,其中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和五线城市的在线门店数增长幅度分别为37%、49%、50%、78%,74%和65%。
大量开店下,市场上对咖啡设备的需求一时激增。
业务集中在江苏北部地区的咖啡服务商李雷向界面新闻称,4月份时广东设备商的确出现过库存危机,“今年4月左右,广东那边机器都不够卖的,从我们这拉走不少。”他表示相比往年,今年的成交量翻了三倍以上,是他做设备生意这三年来营业额最高的一年,“现在营业额快七位数了,最好的月份一个月做了十几万。”
其他市场情况也较为类似。上述广东餐饮设备商表示,上半年一波报复性开店,4到5月份仓库的存货都发空了;而位于北京市场的安大为也对界面新闻说。去年的咖啡设备库存在两个月内就卖空了,之前从未出现过类似的某品类集中爆发的情况。
但仅仅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咖啡设备又陆续填满了仓库。
根据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几位设备供应商的观察,在这一波倒闭的店铺中,既有开了几年的行业老兵,也有疫情开放后入局的新手——前者没能熬过疫情或行业竞争,而后者则踩了一些坑。
首先,对新手而言,开咖啡店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对于咖啡店来说,成本控制是一个难题。在李雷看来,很多人前期投入过高,导致投资回报不成正比,“开店几十万,一杯咖啡2、30块,回本回到什么时候?索性关门止损。”
而对走精品咖啡路线的店铺而言,咖啡的毛利率也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高。“如果从成本上看,一杯二十几元的咖啡剔除房租、人工、耗材、推广和水电,剩下的利润就是在做慈善,而且前期装修设备加进去就是在亏本。”上海buddin" coffee主理人皮特对界面新闻说。
而这些因素对于新入行的咖啡创业者来说则容易碰壁。
因此你可以看到,目前开放加盟的头部咖啡或茶饮品牌对加盟商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并非“小白友好”。例如偏好挑选有商业经验的加盟商是一个已经被明文写在招商宣传中的条款。“做餐饮需要资源能够拿到好的点位、需要吃苦可以管理门店、盯运营细节。”一位行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说。这些因素或许是咖啡创业者涌入市场时低估了的困难。
此外,咖啡品牌的竞争加剧,也让这个市场的红利被摊薄。
眼下,几乎所有的连锁咖啡品牌都开启了极速拓店模式,有些甚至还开启了价格战。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无论是挺立多年的老店、疫情放开后赶上红利的店,还是年初刚入场的新玩家,所有人都感受着压力。
“今年开始,不断听到老客人和我说,最近旁边新开一个店,买一送一、半价甚至免费喝。”皮特告诉界面新闻。“各式各样的营销活动很多,我们也在面临新的挑战。”
行业竞争扩大了各个咖啡店成本控制的压力,也加快了咖啡店更新迭代的速度。刘宏兵表示,正常来说,咖啡店“开店-倒闭”的周期在半年左右,而据他观察,今年这一速度在加快。
除了行业竞争加剧,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认为,部分咖啡店开不下去的原因还受到消费势能还未完全恢复的影响。
丁肇东觉得今年创业必前几年还要难。他的店铺在营业的三个月内从未盈利,加上合伙人意见不统一,7月22日已正式宣布关店——很可惜,他的咖啡店也没熬过爬坡期。
通常来看,三个月是餐饮业的第一个坎,行业内称为爬坡期。“因为一般来说餐饮业都是交三个月的租金。如果三个月过去还没有看到盈利的希望,有的人就开始撤店了。”安大为分析道。
不过根据他的经验,“三个月倒闭”的应该还是少数,大部分人会选择坚持,加之市场供需依然活跃,基本还处于“一个店黄了马上有人接手”的状态。
而在刘宏兵看来,如今的咖啡就像几年前的奶茶——在2019年末2020年初奶茶开始走下坡路时,他们一天能收四五家奶茶店的设备。面对咖啡设备汹涌的回收需求,他表示这次收货要更加谨慎。“不能像奶茶店设备一样砸手里。”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皮特”“李雷”为化名。)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