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结合我擅长的手碟乐器,来音乐街区演出,让听音乐会与逛街吃饭一样稀松寻常?”85后词曲唱作人刘攀提出新设想。
以淮海中路、汾阳路、复兴中路、宝庆路为主交汇而成的音乐街区,隶属徐汇区湖南路街道。这里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与人文气质,聂耳旧居等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文物保护建筑云集,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团等院团机构集聚,琴行、音乐商店等散布周边,是上海音乐文化最浓郁、音乐人才最集中、音乐演出机构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是具有独特历史文化魅力的创新发展街区。
(资料图片)
音乐街区辖域内,14至35岁青年占比超12%,主要为原住青年、新业态青年、“种草”青年三类群体。如何打破资源隶属,搭建平台,一方面回应青年需求,同时充分动员青年加入社区自治共治?
昨天,团市委、湖南路街道、徐汇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团区委联手举办调研交流会,启动全市首个青年发展型音乐街区建设,建立音乐街区共治委员会,31家成员单位共同开展“我为音乐街区做件事”主题实践活动,让青年力充分赋能街区治理,让更多街区流量转化为治理力的增量。
调研得出青年需求清单
音乐街区的青年,到底需要什么?
“链接、交流、创新”,刘攀的三个关键词,也是他常在音乐街区漫步的原因。不管是历保建筑、院团机构,还是周边业态,已然形成“文化生活发展共同体”,这里充分糅合了经济、文化、生活、旅游、社交等功能,也催生出新兴业态,提高文创策源地聚集力和吸引力。
不只是都市景观的“金边银角”,街区将借助政策支撑,在青年人才教育、创业、交友等方面提供一揽子政策包,尤其针对街区的艺术类人才,提供融合人才公寓、文创补贴等个性化的专项支持。平台构建方面,街区吸引培育出一批热心社区公益的年轻志愿者共同参与“音乐街区”治理。比如,黑石公寓开辟出小剧场,指挥家余隆发起的“青鸟计划”在此落地,一群00后开启音乐探究之路;湖南路街道与上海音乐学院共同打造“午间音乐时间”;上海交响乐团打造青年专属音乐会,为社区营商环境和文化消费注入青年贡献力。
下一步,依托“音乐街区青年共治联盟”成员单位,将打造众多青年发展品牌。
比如,一堂课·一张网——深入打造音乐街区“复兴8号青年创新实验室”理论宣传阵地,持续打响“梧桐树下行走中的体验型团课”青年政治文化品牌,让党的创新理论进街区、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凝聚起最广泛的育人合力;一支队伍·一种理念——组建“音乐街区人文行走志愿服务队”“上海音乐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队”等,打造“音乐宅急送”公益志愿基地,开展音乐特色志愿服务;一串音符·一曲交响——设计青年游学线路、组织口袋公园音乐快闪、开展文化星推官探店、组织青年志愿者街采调研、制定音乐街区青年公约等,把优质文化资源产品推送到青年身边,让青年共享街区发展与治理成果。
有形街区“圈”出多元正能量
除了新组建的音乐街区共治委员会之外,还组建了青年共治联盟、专家委员会。音乐专业教授、社会治理领域专家、独立音乐人、文化创意产业代表等纷纷加入进来。同时,为进一步倾听民意,街道将开展“我为音乐街区建设献一计”人民建议主题征集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建言献策,增加街区治理的穿透力。
湖南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海英这样期待未来的街区图景:“从一个特色街区到一个青年发展新地标,‘有形’的音乐街区串联起更好的环境、更丰富的生活和人文景观,更圈出了青年参与街区实践的无形网络,折射出属于青年的多元、包容、开放、创新的正能量和精气神。”比如,为探索音乐特色的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体系,上海音乐学院将成立“上音校史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湖南路街道合作推进“大学生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常态化进驻音乐街区青年实践阵地群;上音和上音附中将携手区域中小幼教育单位,共同探索建立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体系,让党的创新理论“带着热气”进街区、进校园、进课堂等等。
作者:王宛艺
图片:赵立荣摄 采访对象供图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顾一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