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辉8月3日报道:“我现在脑子嗡嗡地一直响,眼睛现在也很痛很痛。”“已经30多个小时连续作业,期间有的战士还没有一点米水入口。今年的建军节注定难忘了。”2日晚,河北涿州。来自上海山锋救援队的张善丰和21名队友,回到当地好心人提供的临时驻地后,已经累的讲不出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时间回到8月1日一大早,身在上海的张善丰在网上刷到了河北涿州洪水的受灾情况。房屋被淹,人员受困,救援难度大……当即他和上海山锋救援队副队长等几位成员商量是否能前去支援。“大家都很积极,半个小时就做好了决策。 ”
记者了解到,这支救援队前身为疫情期间的公益志愿者服务组织,由众多党员、退役军人、小微企业主、企事业单位职工自发组建。2022年12月28日正式注册登记成为上海浦东新区地区第6家社会应急救援公益组织。
虽然队伍刚刚成立,但是看到河北涿州受灾情况,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竭尽全力。“第一时间组织22名队员,携带六条冲锋舟六条,五部车辆,和若干的绳索等水域搜救装备。”
灾情就是任务。容不得片刻等待,他们就登上了1200多公里的路程。“整整开了17个小时,路上没敢耽误一分钟,到了正好8月2号上午7:30。”
到达现场看到的情况,让这支刚刚成立新军成员颇为震撼。“确实很惊讶,尤其当时涿州市绝大部分地区断网断电,与外界联系受限。”第一次参加救援任务的冷志明,是上海山锋救援队的教导员。
他说,现场居民的恳切求助眼神,让他记忆深刻。“分配的任务点,被洪水淹没掉,很难正常到达。沿途老百姓看到我们救援队,就把我们拦下来,请求救援。这种感觉,其实很难从语言上表达。”
最让他难忘的是救助一位98多岁的战斗英雄。到达他家时,洪水已经淹没了半层楼房高,家人只能躲避到了二楼。因为在曾经战斗中受伤,老人目前只剩一只腿的残疾状态,加上年龄偏高,行动能力基本为零。
“由于冲锋舟离老人的躲避处还有一点距离,不得不采取背的形式转运。”冷志明回忆说,“当时老人还有点茫然,我就安抚他,‘老爷子,我也是退伍军人,我过来背你啦。’之后,他好像听懂了,就放松了很多。”
据悉,截至2日晚,包括老人、小孩等老百姓在内,山锋救援队一天时间内已经转运380人。当然,收获的同时,张善丰也有自己的心疼之处。“由于水流比较急,带的6条冲锋舟,已经有两条被划破了。这是我最心疼的装备,最关键的是现场不能继续使用它救人了。”
救援任务还在继续。张善丰说3日还有480人左右居民等待转运。“已经断水断电三天,我们要带给他们食物、水,帮助他们转运。”希望所有参与救援的队员都能够注意自身安全,所有受灾群众都能够得到妥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