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讯(记者刘丽媛)8月8日上午,“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发布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江苏的制造业增加值、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等均居全国第一,制造强省建设步伐加快,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省工信厅副厅长徐军用6个字概括了我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是全,基本形成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31个制造业大类全覆盖;二是大,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3%,居全国第一,机械、电子、轻工、冶金、石化5个行业年营收超万亿元;三是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提升至91.9,连续三年全国第一,10个集群入围全国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全国第一,集成电路、船舶海工、工程机械等多个细分领域产业链条完整,规模全国第一;四是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1.1%、49.6%。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全国15%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1/5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五是融,两化融合发展水平66.4,连续八年全国第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占比达到11%,今年有1.5万家企业启动实施智改数转项目,产业数字化加速发展;六是专,配套能力强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今年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总数达到1504家,数量跃升至全国第二位。

徐军表示,持续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从长期看奠定了江苏产业雄厚基础和持续不断创新发展的潜力,从短期看则在严峻复杂形势面前促进工业经济保持了回稳向好的态势。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高于全国、好于周边,特别是新三样出口增长29.6%、总量全国首位,工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显现。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是制造业。今年6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也是我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具体行动。《行动方案》明确了加快建设质量效益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强省这一目标,提出了江苏要成为制造强国重要支柱、先进制造战略重地、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3大战略定位,以及集群筑峰、创新强基、高端跃升等8大行动等27项举措,将有力推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江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高质量构建产业智能化、融合化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除了厚植实体根基,还要搭好“数字基座”,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江苏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作为,也是打造‘数实融合第一省’的关键之举。”徐军说。今年以来,省市协同启动1.8万家企业免费“智改数转”诊断工作,上半年,1.5万余家企业实施“智改数转”项目建设,新培育星级上云企业近4000家。

如何进一步带动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我省提出,深入推行“智改数转”标准宣贯,力争今明两年完成规上工业企业免费“智改数转”诊断全覆盖,编制40条产业链“智改数转”指南,推广典型应用场景和案例600个以上,初步解决中小企业“不想转、不敢转、不愿转”难题。同时,全力构建“智改数转”推进体系,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设备和业务上云、广泛应用“小快轻准”的软件系统,实施数字化单项应用改造。

今年以来,省市联动推动南京、无锡、苏州软件名城发展和工业软件自主创新,各地高标准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大数据、区块链、车联网等先导区,苏州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随着全省数字产业集聚发展生态愈发完善,上半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约1.9万亿元,同比增长7%,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约6500亿元。

“不断深化数实融合,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还需做强做优新兴数字产业,持续壮大数字经济规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探索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活力。”省发改委副主任高清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