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文丨胡艳

2019年5月3日下午,天气晴朗,闲来无事,心里冒出搭县域班车出去看看的想法。说走就走,在石牛江一路口,就搭上了一辆灰山港到桃江的班车。

当时的班车比较老式,车内较为陈旧拥挤,座位不多无座,就站着乘车来到了汽车站。汽车站位于县人民医院斜对面,站内有去县内各地的班车,有桃江至马迹塘、桃江至修山、桃江至牛田等线路。来到一辆桃江至沾溪的班车旁,看到途径核电站,顿时就决定搭这辆车(2007年左右,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过桃江建核电站的新闻)。五月初的下午,天气还处在晚春,下午的阳光让人更加温暖。班车上坐满了乡民,乡民们有的提着农具,有的提着货物,有的则是带着在县城卖完土产后的空担子,他们讲着土话,小小的车内甚是热闹,我则是站着抓着扶手。

车向西行驶,到一转盘,往西路向马迹塘方向,往北路向沾溪方向。当行驶到一条小桥时,小河和旁边的大河映入眼帘,沾溪中心学校也可见到。过河后不远,车开到一小山下,我就下了车,车往山旁的一条岔路开走了。

往山上走不远,一个大大的“直行桃花江核电站500米”“桃花江核建村”标志矗立在路边。往上走,一个沙场、一两辆托沙车的轰轰声给这个空旷的小山带来一些生机。路边山下一个小塘被两边的竹山环绕,山上夹杂其他林木,满是绿色,池塘的水都是绿色的,让人心旷神怡。走到尽头,就是核电厂,只是空无一人,大门紧关,旁边写着“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核电站旁边的就是核建村,核建村大概有十余座四层的楼栋,大概当初设计是核电站员工的宿舍,也是空无一人,好像门口保安亭也无人,这个核电站显然是停滞状态。

看完核电站,就往山下走,几里后,返回到小河,这大概就是沾溪。沾溪水面较为开阔,水边停着一艘较大的铁船,桥边往下两三百米,沾溪就汇入大河,这大河就是资水。从桥边的台阶走下,就到了河边,河边是一排整齐的村舍,屋前岸边一米高的围墙上寄着鱼笼的一头,鱼笼另一头深入河里。村民在屋里或劳作或休憩,隔段时间就出来收笼,收上一些小鱼虾,心里乐滋滋的,充满了获得感。这些小鱼虾给河岸的人民补充了营养,增长了智慧,这是大自然无私的馈赠,这是沾溪、资水厚重的滋养。沿着河岸走到尽头,就是沾溪与资水的交汇处,顿时水面十分开阔。极目远眺,资水东北处,一条高高的山峦缓缓往两边展开,蔚为壮观,山下的村居像一个个小白灯点缀其间,颇为和谐。身处此境,内心开阔了,深感祖国河山之壮美,个人之渺小,人如沧海一粟,在世上,人当心胸开阔,笑纳坎坷不平,到头来,终将收获幸福美满。

看完资水,此时天色渐晚,依依不舍返回大路,沿着大路往南走,路边的村民在地里或浇水施肥、或挖土除草、或点火烧草,一派悠然自在的农耕场景,走了许久,始终不见返回的班车,一辆出租计程车驶过,果断招呼,就此搭回县城,然后搭上了末班车。

时间已过四年多,这趟沾溪游还记忆犹新。如今老旧的班车已不见,换上了一辆辆崭新的电动公交车。可不换的,依旧是那壮美的风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