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游戏次元

在经历了8个月的冰封之后,游戏版号的审批终于再度得以恢复。

4月11日晚,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公布2022年4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情况,45款国产新游戏获得版号,落款的审批时间是4月8日。这是继2021年7月22日以来,国家新闻出版署首次审批发布新一轮的游戏版号。

游戏版号的审批一直以来都是行业关注的重点,此前在3月,市场有传言称今年都可能不会发放版号,但音数协游戏工委相关负责人已经辟谣。这次新一轮的版号发布,也让市场对于游戏产业的悲观局面不攻自破。

相比较于2021年7月的版号数量,此次45款游戏相比较当时的87款游戏少了近半。2022年首度获得审批的游戏项目包括三七互娱的《梦想大航海》、心动游戏的《派对之心》、雷霆互娱的《塔猎手》等45款游戏。其中手游39款,端游5款,主机游戏1款。受版号解冻影响,中概股游戏板块在美股开盘后逆势大涨。截至收盘,哔哩哔哩涨超7%,网易、斗鱼涨超2%,虎牙涨超1%,腾讯控股微涨。

01 游戏产业解冻

与上次游戏版号审批停滞基本相似,本次版号停发的间隔时长与2018年版号停发的间隔接近,2018年初游戏版号停止发放了265天,一直到2018年12月才重新恢复。而本次,从2021年7月开始至今,暂停了263天。

而在这263天的时间中,游戏产业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从增速来看,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的增幅明显回落。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965.13亿元,较去年增收178.26亿元,同比增长6.4%,增幅较去年同比缩减近15%。

从业务布局来看,不论是大型的游戏厂商还是小型的工作室,游戏厂商的业务线条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在版号正常发放的2020年,全年游戏公司注销为1.8万家。游戏版号停发也加速了行业的洗牌,对于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与游戏研发能力的公司来说,开始更多地将业务布局海外游戏市场开拓。而对于中小型游戏企业而言,随着市场竞争环境更为严峻,加之开发资本、渠道推广等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从2021年7月份至2022年4月11日,有2.2万家游戏相关公司注销,51.5%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下。

但归根结底,版号恢复发放,所释放的信号,让行业欢欣鼓舞。在版号审批恢复后,众多游戏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在社交媒体庆祝行业开始解冻。心动网络CEO黄一孟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国内版号终于开闸了,泪大喜奔。”本次获批的创梦天地高管在朋友圈使用了“烟花”表情以示庆祝。

而尽管本次获批的游戏列表中并未出现腾讯、网易的身影,但版号审批的再次启动则意味着一个好的开始,标志着国内游戏监管环境恢复正常化。在这样的趋势下,腾讯、网易等一线游戏厂商回归版号审批列表也只是时间问题。此外,即使腾讯、网易没有在4月份获得新游戏版号,但作为国内头部的游戏厂商,同样承担着网络游戏分发、联运的角色,当游戏厂商通过腾讯、网易的渠道进行联运和分发,也意味着行业的加速解冻。

02 市场需要游戏行业

在版号停发的8个月期间,行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业内对于游戏版号的讨论不休,期间屡屡有不再新发游戏版号的传言,一度引发市场动荡。

不少业内人士猜测,本次游戏版号停发与2021年8月的“双减政策”以及“防止未成年人游戏沉迷”息息相关。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至周日和法定节假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在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政策”的影响下,众多游戏公司也相继推出了众多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政策。以腾讯为例,据腾讯最新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期间,国内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占比下降至0.9%,总时长同比下降88%,游戏流水占比下降至1.5%,总流水同比下降73%。

自此,游戏版号的审批停滞超过200天。而游戏行业在加强对国家政策的落实的同时,一方面积极加快出海,另一方面也持续呼吁恢复版号发放。本次的版号审批解冻,则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和一丝暖意——市场需要游戏产业,政策层面亦是如此。

从经济带动作用来看,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国内游戏用户达到6.66亿人,游戏市场销售收入2965亿元,其中自主研发游戏的收入达到2560亿元,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达到180亿美元,从2017年开始,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份额呈现稳步上升的势头。尽管游戏产业在总体GDP中的占比并不明显,但包括硬件、软件、工具、前端应用、电竞等多个衍生领域均能够收到游戏附加价值的正向影响。

从技术引领的角度来看,游戏和技术的发展也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促进游戏体验的更新迭代;另一方面,用户和游戏对于体验的需求不断提高,也会反过来拉动技术的发展。AI、云计算、VR、元宇宙等新型技术,也均会在游戏领域得到率先应用,并且这些技术近年来已经开始对实体经济领域产生改进和赋能的作用。

从文化输出的角度来看,随着游戏企业的战略打法更新为“两条腿走路”,海外业务也自然成为了游戏企业的重点板块之一,而游戏出海也能够帮助中国文化进行有效输出。以头部游戏厂商推出的《QQ飞车手游》、《王者荣耀》、《原神》等游戏为例,通过游戏与传统中国文化元素敦煌、长城等相结合,也能够进一步激发海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兴趣。

03 游戏行业发展迈向新阶段

从2018年至今,游戏版号的审批已经经历了两次停发,这对于游戏产业意味着什么?

留给行业最重要的启示,或许是来自监管层面对于游戏行业精品化、大出海的倒逼。2018年3月29日,原广电总局发布《游戏申报审批重要事项通知》,表示因机构改革,将影响游戏审批工作进度。直到当年12月重启发放,版号审批更加严格,通过审批的游戏版号数量较暂停之前明显减少。而本次则在于落实对于未成年人的管控保护,加强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和游戏内容的管理。

可以预见的是,在监管趋严的行业大环境下,游戏产业的发展也将迈向新的阶段。

首先,随着版号的珍贵性愈发凸显,游戏市场的产品精品化将成为企业追逐重点。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高,市场需要质量更高的产品,游戏厂商开始思考:什么样的游戏产品才符合用户习惯,新产品该如何创新?老产品又要怎样突破?否则即使版号审批通过,游戏也只能处于不温不火的定位之下,只有版号却不顾内容、玩法、创新已经无法取得成功。游戏公司在安排版号资源时,将更加注重游戏本身的质量,告别此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有助于鼓励游戏企业自研更多精品游戏,这样的审批制度下爆款产品也会推动行业回暖。

其次,游戏产业的规范性也将进一步提高。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伽马数据(CNG)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在游戏行业版号冻结、总量调控的环境下,2018年游戏产业在整体收入上的增幅明显放缓。2018年前三季度国内A股上市的51家游戏公司中,共有21家公司出现了净利润下滑,占比42%。而本次游戏产业的增速放缓也是同理。不难看出,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监管也应与产业发展配套,在这样的趋势下,无论版号停发还是恢复发放,归根结底都是对于游戏产业市场环境的一次净化,从而进一步规范后续的发展方向。

最后,新的阶段内游戏出海的重要性也将不断提高。版号停发期间,出海成为国内中小游戏厂商的标配型自救动作,国产游戏整体出海收入规模快速增加。以腾讯为例,自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腾讯开始单独披露游戏业务中海外市场的收入,海外游戏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第四季度,腾讯游戏业务在海外市场的收入录得超过34%的增长,并且腾讯也在财报中提到,将进一步完善海外游戏品牌和工作室的搭建和运营工作。网易也是同理,在网易2021年第四季度业绩电话会上,网易CEO丁磊表示,接下来网易将重点发展国外市场,并针对Xbox和PS等主机平台推出适配游戏。

归根结底,在经历了长达8个月的冰封之后,游戏产业开始呈现出大地回春的景象,游戏行业的恢复增长也将成为必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