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5月8日至11日,威海党政考察团赴深圳珠海济南考察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真抓实干。考察归来,威海部门企业让“大为触动”变成“扎实行动”,一个月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抓科技创新、抓产业发展、抓招商引资,将考察学习到的成果转换为大抓经济的具体行动和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突破“卡脖子”,发力“新制造”
5月底,文登区科技局人才科工作人员带着区内诚弘制药、道地参业等3家企业一路“北上”,到吉林大学围绕原料药制备、西洋参精深加工等方面进行产学研对接合作。当天,专家就和道地参业表达了合作意向,企业负责人感叹,“真是不虚此行。”
带着企业外出开展产学研和招才引智对接活动,是文登区结合南下考察学习心得拿出的具体举措。“近段时间,我们根据前期对接的高校院所的专业方向,与企业发展需求进行精准匹配,不定时、分专题组织开展小规模的产学研对接活动,畅通合作渠道,为企业提供更为充足的创新资源。”文登区科技局负责人说。
以更大力度提升创新能力,文登区将继续完善“创新平台+成果转化+要素助力”全链条创新体系,建好用好天润先进材料研究院、兴文工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支持链主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实验室,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同时,着眼于破解县域创新资源不足难题,加快青岛、上海研发“飞地”建设,全力服务企业创新发展需求。
电话声、键盘声此起彼伏……6月9日,市科技局高新科又迎来了忙碌的一天。上周,我市第二批“卡脖子”攻关项目库拟入库的7个项目名单出炉,为了帮助入库企业项目尽快拿到政策支持,这几日科室工作人员一边帮着考察企业背景、经营情况等,一边和金融合作机构保持着紧密联系,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为了让企业放心大胆、心无旁骛地谋创新、搞研发,市科技局正积极推动落实“拨投贷保”联动支持政策,为企业争取更多贷款、保险保障,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型企业,帮助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
市科技局将发挥好政府部门的组织作用,深化创新链体系建设,健全“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机制,实施有组织的科研攻关,通过“揭榜挂帅”“拨投贷保”等方式,支持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协同攻关,加快企业技术攻关和迭代升级,帮助其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加快膨胀壮大,推动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新兴产业裂变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抓创新就是抓未来。坐不住、等不及,我市相关企业也纷纷行动起来,以创新催生发展动能、筑牢发展根基。
6月8日上午,魏桥铝精深加工产业园内,一场声势浩大的钛合金材料应用研究发展论坛活动拉开帷幕。30余位科研院所及高校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钛合金材料在医疗产业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趋势,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寻求落地转化的可能。
活动现场,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张艳红表示将以国家需求、产业升级为导向,继续加大创新力度,围绕钛合金材料谋篇布局,建设威海钛合金材料应用创新基地。
“此次外出考察学习,我切实感受到产业集群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张艳红说,未来将继续依托集团产业优势及科创资源,进一步精准定位园区发展方向,延伸铝产业链,同时扩展钛合金方面的研发成果转化及项目引进,力争将魏桥(威海)铝精深加工产业园打造成高端轻合金材料研发与制造基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增长点。
做强“链主”延伸链条 “真金白银”服务产业生态
6月6日,高新区经发局项目推进办公室主任邢超早早地来到香港亿和威海产业园高端打印机及配套生产项目的建设现场。看进展,问需求。
“亿和是全市打印机产业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项目,我们更要抓紧服务。”邢超说,最近几天,他们对全区重点项目,尤其是打印机产业链条重点项目进行了一次现场调度,解决项目问题,服务项目建设,更好地服务产业链条的发展。
集群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自身产业特色,高新区正在联合华为、联想、恒科精工、工信部研究中心等企业单位,计划建设“打印机创新孵化中心”,以集群发展突破打印机卡脖子技术,从打印机加工基地向研发制造基地跃升;同时,聚焦医疗企业、时尚设计、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逐一研究“升级”路线,引导骨干企业膨胀扩张,持续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引领产业向更稳定、更高端持续升级。
这几日,市工信局电子信息科的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开好6月13日的政策解读会,工作人员一方面忙着统计企业报名信息,了解企业需求;另一方面抓紧和市税务局对接专家授课的具体细节。
不久前,国家层面针对集成电路这一细分产业出台了集成电路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的新政策,为了能让我市相关企业应知尽知,市工信局准备联合市税务局开展一场政策解读会,为企业提供税费方面的精准指导,帮助企业抢抓机遇、膨胀发展。“下周,我们还将对相关区市的集成电路产业进行充分调研,和企业共同研判产业发展形势,明确下步发展重点。”市工信局电子信息科负责人李培伟说。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狠抓惠企政策落实是打造良好产业生态的关键一环。市工信局将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结合经济发展新形势,加速解决企业在产能提升、创新升级、项目投资等领域的问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决心。同时,加快落实市级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企业扩张等政策措施,加速将省、市政策“含金量”转化为助力企业发展的“生产力”。
企业是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主体。专注主业、带动全局,南下考察归来后,我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也愈发迅速。
最近,威高集团的“链主”效应因为一场验收活动更加明显——经过5年多的打造,5月31日,企业承担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顺利通过验收,成为我国医疗器械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集聚上下游企业,基地将聚合国家医疗器械重点发展等项目,成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标准化人才培养等等方面的重要平台,带动全市乃至全国的医疗器械产业链企业发展。“目前我们在威海267家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我们将通过自身强链补链延链条,进一步拉动本土企业向医疗产业的生态聚合与提升。”威高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月底,在我市召开的中国(威海)医药与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大会上,威海产投集团与威海高新控股集团、威高集团以及华盖资本等6家投资机构代表,联合发起威海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基金群。并设立10亿元资金规模的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基金,主要投资于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支持相关企业发展,推动“以投促引”“以投促产”,助力产业招商,加速产业培育。
“我们正在与各签约方保持着紧密联系,抓紧认领各自‘任务’,让这笔产业基金尽快落地见效,用‘真金白银’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威海产投集团负责人说,威海产投集团将立足科技创新,加快建成投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投资项目投前、投中、投后管理全流程数字化。同时加快区市合作产业子基金的设立运行,加深与威高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探索专业化园区开发运营模式,通过投贷、投贸、投保联动,发挥产投集团综合优势,服务全市产业发展。
发力“精准招商” 打造“品牌效应”
6月1日,回到威海的市投资促进中心主任贺琳风尘仆仆。4天前,她领着新一批的“招商小分队”先后赶赴成都和上海,为我市产业链条企业“找朋友”。
“去成都,是为了与成都威海商会、四川省山东商会等商协会交流,挖掘与我市产业关联度高、业务关系紧密多的人脉资源;去上海,则是围绕医疗器械、车载电池等领域与当地企业进行对接,延伸我市产业链条。”虽是同一次出行,但方向各有侧重。贺琳说,随着全市精准招商行动的火热推进,他们将对每家有合作意向的企业,都会安排专人进行下一步对接,争取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市商务局将围绕我市八大产业集群和十条产业链,充分利用“威海投资热力图”等智能化手段,瞄准世界500强、央企省企、行业领军企业等“敲门招商”;同时,发挥各类园区招商的主阵地作用,全力延链补链强链,用好用活外出考察学习经验成果,实现“洽谈推进一批、签约落地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好招商项目滚动推进模式。
“招商”同样是临港区行动的关键词。月底前,一项面向新任“招商专员”的培训将在这里举行,眼下,临港区商务局正在对照培训人员的专业特点和领域,为他们安排具体课程,上好招商前的“第一课”。“本次培训将覆盖从招商技巧案例、到项目对接预审的全流程全领域,最大限度地提升培训人员的专业素养。”临港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全力突破对外合作交流,继华钟制药项目成功投产后,德国采埃孚项目也已经进入落地前最后的准备阶段。临港区将充分利用相关政策优势和我市的区位优势,探索打造RCEP区域服务中心,依托中欧中日产业园、国际物流园、顺丰产业园等特色平台,推动优质外资项目落地和外贸新业态聚集。
最近两个周,市住建局上下进入了“战斗状态”,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着一沓“花名册”——上面记录了即将来威参加各类活动的嘉宾名单。
“近几天,‘精致城市·幸福生活’博览会、精致城市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将先后在我市举行,这是我们打造威海城市IP,发挥城市品牌效应的良好契机。”一边对接嘉宾行程,一边整理活动名单,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展会将突出头部企业、特色企业的展示与威海“最产品”的展销,为给企业提供发声的平台和展销的空间,更好地彰显城市的“品牌效应”。
以品牌吸引资本,以产业承接资源,充分借鉴深圳等地的运营理念,市住建局将一方面扎实推进146个城建重点项目,有序推进45个大项目,提升城市承载力;另一方面,加快编制精致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精心打造特色镇、传统村,以市场化思维拓展吸纳人流物流、承载投资消费新空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