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期,在中国新能源车企市场出现的“价格战”,导火索是特斯拉通过使用“成本领先战略”(通过先发制人、以低价格产品争夺用户的市场战略)来巩固加强其市场地位。中国新能源车企在被迫应战的同时,也已看到海外市场或将是一片提升利润率的“蓝海”。但“走出去”必然能促进中国车企“高质量”发展吗?

无论国内还是海外,把产量做上去、把成本降下来都是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基石。当前国内消费基数庞大,市场在提供产品需求的同时也给车企不断试错的空间。依托这个大市场,自主品牌成长更快,更易形成总量优势。当产品已经达到并超过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时,开拓海外市场则更有利于快速实现规模效益。

规模效益有了,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出海,则需要依托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带动引领当地产业链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跳开企业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协同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角度进行战略规划。出海企业应认识到产业责任的重要性,统筹考虑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摒弃恶性竞争,维护产业共同利益。

当前,新能源车的市场大战才刚拉开序幕。相对而言,中国新能源车的起点要比传统油车高一些,涌现出一些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品牌。但伴随着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多家百年车企的“电动化”觉醒,叠加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它们的竞争力仍不容小觑。而一些车企正在押宝氢能,这是否会成下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总而言之,这个市场不乏机会,同时也充满风险,还远未形成比较稳定的格局。

在我与团队完成的全球产业研究图谱课题中,“汽车与汽车零配件”产业类别下,中美高市值企业数量对比为14:5。这意味着在年平均市值超百亿美元的企业中,中企数量已远超美国。然而当综合了市值、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后进行评估排名,中国的“汽车制造”仅名列第四,依旧落后于美国、德国和日本。通过上述两组数据的结论可以推导得出,中国有竞争力的车企数量已呈压倒性优势,但个体综合实力仍有提升空间。中国车企还远没到骄傲的时候,如何保持持续的创新力和品牌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将成下一阶段的重要使命。(作者是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