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七下八上”是防汛关键期,最近,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强对流天气和大范围降雨,洛阳市文物部门严阵以待,尽最大努力降低文物安全风险。
考古工地覆盖塑料膜
“七下八上”是防汛关键期,最近,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强对流天气和大范围降雨,洛阳市文物部门严阵以待,尽最大努力降低文物安全风险。
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紧邻伊河河道,正值暑假游客众多,防汛任务艰巨。4日,洛报融媒记者从龙门石窟研究院了解到,目前,该院已联合洛阳龙门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水利部门等做好防汛应急预案,实时监测伊河上游水情,发现水量过大将立即启动预案,必要时及时疏散游客、关闭景区。
龙门石窟的莲花洞、惠简洞等所处地段,临近伊河河道最窄处,河面宽度仅有190米左右,突降暴雨等可能造成该段河道水位急剧上升。龙门石窟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避免树枝、杂物等被冲进洞窟内,龙门石窟研究院在附近洞窟口准备了充足的防汛沙袋。同时,该院也加强了日常性的文物维护工作,及时疏通奉先寺等洞窟顶部的排水沟,确保里面没有杂草、碎石等,避免积水。
在关林、潞泽会馆、山陕会馆等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及各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潜在漏雨点、洪水易倒灌点、文物库房等重要点位仔细排查,消除潜在风险隐患。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山陕会馆地势低洼,为减少雨水对建筑的侵害,工作人员对周边墙基、下水道逐一清理,并配置了大功率抽水设备。
考古工地上的遮雨棚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为下沉式结构,博物馆整体建筑尤其是车马坑遗址与地面落差较大,较易遭受雨水侵入。为及时应对汛期,该博物馆在紧急出口、馆舍入口处和外置设备房都设置了排水设备并安排专人值守,如遇大量降水,工作人员可及时启动水泵将雨水抽排到馆外的排水管网。在洛阳古墓博物馆,位于地下的景陵、展厅等均为重点防汛区域,每天都有工作人员检查电器电压、抽水设施、排水通道情况,确保有效防汛。
在洛阳各考古工地,考古人员也提前为遗址层搭建了遮雨棚,并为考古探方覆盖了塑料膜。洛阳市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一轮降雨前,各考古工地均已启动防汛应急预案,除沙袋等常见防汛物资外,每处工地均提前配备了多台大型抽水泵及为其紧急供电的发电机。近日,考古人员正利用降雨间歇期及时清理现场并重新检查排水设施,全力应对新一轮降水,守护这些文明的印记。
对于数量众多的不可移动文物,洛阳市针对隐患突出的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了加固、遮盖、排水等措施,同时加强对受灾文物的应急、抢险及勘察勘探等,确保受灾文物第一时间得到保护。(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智慧 通讯员 郭磊 李会韬 文/图)